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15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新冠病毒焦虑症”重创纽约华人旅游餐饮业


纽约中国城街上冷清(陈作舟提供)
纽约中国城街上冷清(陈作舟提供)

虽然截至周四纽约仍未有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但华人聚居的曼哈顿华埠、法拉盛和布鲁克林中国城华人商家的生意已经受到极为严重的影响。

法拉盛各行各业掉一半生意

“不管你是哪个行业至少已经减掉了一半以上的生意。”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总干事杜彼得告诉美国之音。“每天早晨我去买咖啡,去买面包,过去在早上,尤其在高峰时间,你一定要排队的,可是现在几乎不要排队了,有一点门可罗雀的味道了。”

杜彼得说,法拉盛受损最严重的是餐馆,而华人超市跌一半生意也就到了止损点,因为“华人的饮食习惯还是需要到华人超市去找需要的东西。我觉得也不会再往下掉了。”

“这个情况要维持多久?”杜彼得自问自答,“如果维持3个月一定有几家要关门。”

在曼哈顿的华埠中国城,跟旅游、餐饮有关的行业受损最重。位于曼哈顿包厘街的纵横旅游集团总裁兼执行长孙耕告诉美国之音,他们公司4大业务均受重创。

旅游公司春节忙着退订单

孙耕用了3个“非常”来形容这次疫情对其4大项业务的巨大打击。“我们公司一年服务25万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业务分属大陆游客到纽约参加巴士团的‘目的地参团’,还有‘出发地参团’、‘自由行’和到北美参加‘游船旅游’的游客。”

孙耕说,1月21日前无人预料到情况会发展到这么严重。“24日接到携程(中国大陆的旅游公司)转给我们的文化旅游部的文件,通告上写着,所有已经在境外的团可以继续走完,所有没有出发的,28日之前的,还可以走,28日以后一律不能出去。”

孙耕表示这是第一打击,打在“出发地参团”上,“所以我们整个春节期间都在忙着退订单。”

随着疫情不断上升,第二个打击就是美国政府上周五宣布外国人只要去过中国14天内不能进入美国。孙耕说,他本人赞同这一政策,但他表示,这个基本就把他们另外3大项业务全封杀了。

“这个政策对控制疫情是很好的,但是对旅游业的打击是非常可怕的。”孙耕说。

孙耕表示:“这验证了一个东西,就是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现在他考虑将业务重点转向北美华人,以及澳洲、欧洲、东南亚说英语的“老外”。

与旅游相关行业个个受损

位于曼哈顿西百老汇的麒麟金阁,一个预订45人的派对取消了,“这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那个45人的旅行团哪里来?英国来的,是整个团的旅游都取消了,不来了。” 华埠商业改造区总监陈作舟告诉美国之音。

“所以,连这个酒店、车费、坐飞机,还有礼品店,样样东西都没了。”陈作舟补充。他表示,华埠的商家都很喜欢中国的游客,为什么?“他们花钱最多。”

对于杜彼得来说,这次新冠病毒对华人商家的负面冲击还在其次,“更坏的情况也是我们担忧的,就是会不会使很多人看到你华人就怕?” 陈作舟的看法也大同小异,“只要有东方脸孔,人家避都避不开的。”

晚餐只有10个人

“现在晚餐人头做不到10个”,担任全美中餐协会美东区会长的陈善庄告诉美国之音。

“我们大酒楼都是做派对的,派对可以说取消到90%,包括社团和婚礼。都是因为新冠病毒的原因。” 他的酒楼在布鲁克林区,是纽约规模最大的中餐馆之一。

陈善庄说,这种情况并非他们一家如此,“在我们整个纽约市5个区(中餐馆)基本上都是这样子。这简直是个令人惊讶的一个事情啊!”

“不仅是惊慌,是恐惧。疫情爆发的状况是很难想象到的,现在形成一个餐饮业走到边缘,一落千丈。”陈善庄补充道。

周一,在社交网站上传出了两个视频,都跟亚裔戴口罩有关。一个是在曼哈顿格兰街地铁站发生戴口罩的华人女士遭一名非洲裔男子辱骂、殴打,另一个显示在地铁上一名白人男子与一位戴口罩亚裔男子先发生口角,进而大打出手。

杜彼得认为,这是沟通不良引起的误解。因为西方人认为戴口罩不是你有病就是你要防着别人生病。

“人家问你为什么戴口罩,我们要能清楚地回答人家,这也是一种礼貌。”杜彼得表示, “我会鼓励跟人家解释戴这个口罩的原因,只要作了解释不会发生这样的误解。可是如果你根本不搭理人家,或用很凶的眼光来面对人家,这时就容易产生一种误解。”

杜彼得反对把这类事情直接归于种族歧视和排华。“马上跳到歧视、排华,我们越这样做反而把我们自己抛到风口浪尖上。这样走到最后的结果伤害的是你自己,是整个族裔啊。”

但陈作舟认为,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歧视和文化习惯的原因都有,“最近美国有民族主义、白人至上,而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就出现了。”

XS
SM
MD
LG